一、
重新回到课堂上,感觉自己其实已经老了。老了,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我终于勇于面对自己了。其实自己两年多的时间选择了逃避,实在是对老师,对自己过意不去。但沉静了两年多的时间,是时候把自己这两年多来累积,或者是遗忘的东西,重新做一个完整的归纳。
无可否认,自己是被打败而选择淡出这个学术的舞台。当年的我其实有些自负,常以为自己的小技巧能够胜过许多的人。直到那一次,经历了挫折与受不足金钱的诱惑,我刻意选择了退出。老师或许以为我个性惰慢,或许是有的,但这种性格不至于让我沉沦于难以毕业的苦海。被别人打败,其实并没有什么厚非;可惜的是,我被打败了,自己也选择继续失败。
我不想回到学校,我不想面对老师,我不想毕业……但是众多的不想,我还是下不了手,做不了放弃学业的决定。不是我没有勇气,而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每一天,我还是继续地拿起书本来阅读,然而那些时候,即使把硬生生的书籍啃入脑里,一切似乎都是毫无关联的文字。
我很想重振信心,但是我连要把论文内容联系起来的意识形态都无法掌握,如何能够把论文写下去。我写了几次的论文第一章给老师,其实我只是要做表面工夫,因为自己已经知道,写这样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认同,老师那里能够接受。一篇又一篇的第一章,都是很片面的描述与解读。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着新的一本《我注朱熹〈论语集注〉》。
老师说,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才能知道论文的方向。然而,如果连自己都不懂问题出现在哪里,又怎能与老师沟通呢?愿老师原谅,我不是不想和老师聊天与沟通,我是不知道我要和老师沟通些什么。这虽然可笑,我还是很严肃面对这样的问题。
直到上一个月,我重新阅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我终于明白了我的问题出在那里了。我的执着困惑了我两年多的时间,竟然被一个已经存在,但我从来没有发现的议题所惊醒了。我找到了我所失缺的议题,原来就是这样。老师,我还没有承上我的论文给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我想把我的思绪整理出一篇简单的论文模式给老师过目与评论。之后如果老师觉得有任何缺陷需要改进,笔者将会作进一步的改进。不然,一篇一篇的承交,我觉得无法看出其中的问题意识。老师,请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整个论文的模式。
不自觉写了长篇大论的“悔过书”,是时候要进入正题了。今天老师给我这个作业,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意念是:“哇,老师,你是认真的吗?难道你不怕我就只是来一堂课就走吗?”接着,闪出的第二个意识是,老师是不是在考验我呢?不管如何,路还是要走的,况且,路……一直都在。
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学士),都没有什么窍门。成绩永远不是最卓越的,虽然偶有佳作,总觉得那都是侥幸。甚至大学时代,拿了个一等文凭,有些同学赞赏,有同学眼红,我都无所谓,成绩总不是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大权。勤劳,以前从来不会在意的事情;幸运,才是我以前的座右铭。以前的我真的很幸运,我想要什么的结果,我就可以得到那个结果;常常逢凶化吉,无忧无虑。
到了硕士课程,恶梦才开始降临。那时的我,意气风发,自觉自己的幸运仍然长存,就选择了以我几乎陌生的朱熹作为我的研究对象。现在回头看,我自己并非幸运,而是关关难过侥幸过而已。这一关,真的难倒我了。当时对于朱熹的认识,可以用以下的字句拼凑起来:儒家、儒学、宋代、理学、教育、四书、论语、集注、思想、语类……大家无妨从中作出一个故事吧!真的,就是这样。
老师当时语重心长,你的未来志向是什么?“研究咯!”答得很爽,根本没有考虑后果。一时爽快,换来三年多的悲哀,哈哈!认真的说,自己并非口爽,只是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研究一个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范围,对一个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我对自己说了一个谎,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也许,祈求的是,自我催眠的成功机率吧!
二、
那时老师送我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如今每每翻开书本,觉得惭愧,老师里头提笔写了:君子自强不息。初得到老师的书籍,就翻翻来看,发现里面就有这篇〈读论语孟子法〉。这读书法下有“据清仿宋大字本补”。翻查说明,这是属于清代康熙年间仿刻宋代淳佑二年(1242年)大字本的内容,当时其他四书版本中是没有读书法这一部分的。如今,中华书局重编《四书章句集注》,考虑到朱熹曾说“考旧闻为之音训以便观者,又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此者附于其后,以为读之之法”,此篇应是朱熹本人所辑录于内,故在新编中补入此文。也就是说,朱熹当年编这一版本的书籍是方便“读者们”了解读论语孟子的方法。
话及于此,先来看看朱熹章句集注的版本史。四十八岁时的朱熹(1177年)初次完成论孟集注,而这个初稿本未经他同意被刊行,如他在语录中所说为“乡人遂不告而刊”的初刊本。其后,朱熹修改论孟集注的初稿,六十一岁(1190年)在知漳州任上刊于《临漳四子书》,在其〈书临漳所刊四子书后〉中提及此书是朱熹首次正式刊出的版本。此二版本今已不复见,而且也非朱熹最后之定本。经数度修改后,约于绍熙四年(1193年)朱熹又在南康刊出,朱熹曾说:“南康语孟,是后来所定本, 然比读之,尚有合改定处,未及下手。”这样看来,朱熹仍在不断修改论语集注,至六十八岁时与曾祖道说:“某所解语、孟和训诂注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为咀嚼过。此书,某自三十岁便下工夫,到今改犹未了,不是草草看者。”多次刊印的论语集注,早已不在看见,目前主要的版本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吴氏父子版本以及上述所提及的清仿宋大字本。我们现在看得中华书局本就是依据嘉庆本为主,大字本为辅修订而成的。
谈论版本并非说明朱熹注《论语集注》的版本太多,纷乱无数;而是要点出上述朱熹与曾祖道的话。况且朱熹也说:“某语孟集注,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公子细看。”《论语集注》的编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朱熹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仍然还是在努力下工夫。经过这样多番探讨钻研出来的成果,我们作为后代的学问追求者,岂能就这样草草看过这著作呢?
三、
回到〈读论语孟子法〉。我并非致力于读书的人,所以下列的发表若有什么不善之处,请务必给予我纠正。
先来看看朱熹读书法的二十四字诀:
一、循序渐进
二、熟读精思
三、虚心涵泳
四、切已体察
五、著紧用力
六、须教有疑
这二十四字诀,如果能够掌握的话,必然读书能够事半功倍,然而我略于资质太低,至今仍然苦学于其中,而甚少收获。
先论循序渐进。比较〈读论语孟子法〉,其中相近的就有: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或问:“且将论语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不浃洽耳。”
朱熹曾经说过:“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速成班,十四周的课程也并非速成班,短期课程给得是概念,是基础;如果真正要做学问的,必须慢慢细嚼《论语集注》。《论语集注》的二十篇,阅读的时候必须一篇一篇地读,一节一节地理解。先理解文字的意思,再理解文字的意涵。朱熹的注也是如此,有需要注音的先注其音,其次需要解释字义的作出注释,随后在归纳前人或朱熹本身的见解,再作出必要的总结。既然朱熹注书已是如此,后代学者为何还执着于直接追求字句上的见解为先呢?
此外,或许受到名句精华的影响,现代人总喜欢选文章里头最重要的部分阅读,跳过不必要的章节。这样的读书法长久下去,其实并非好事。其一,在没有阅读全篇文章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得知那些是重要的部分呢?其二,学者专家说这是重要的部分,那是因为他阅读全篇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他的研究成果,而并非我们的成果,我们怎能知道学者的成果就必然是我们所要的成果呢?所以,要完全掌握《论语》的精髓,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读书,这样才能知道其主要精神所在,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认知度。
次论熟读精思。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这一部分,说来简单,做来或许不易。毕竟,里头包含两种概念――读与思,换言之,即是学习与思考的两种层面。我喜欢宋代理学家们的一个词汇――玩味。就是这一个词汇,包含了许多道理在其中。读书或许就是这样,如果只是停留在嘴里念,或是停留在眼睛看的阶段,其实不管阅读多少遍,其效果终究是事倍功半。读书要有所成,秘诀就在于精思。思考要精巧,不能随便随意乱想,或者是空想妄想。精思的重点就在“玩味”当中。玩味就是要在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去理解内容,并能深刻去体会内容中的涵义与见解。或许朱熹的这一句话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
三论虚心涵泳。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书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和熟读精思,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读书如果只是抱着走马看花和浮光掠影的心态,也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我正好是一个显著的失败例子。过去读书,只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读书都是雾里看花,随便带过,只要能够过关就算了。这就造就我今日的败笔。读书其实要仔细认真,并反复研磨和体会。
朱熹曾说:“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人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宠罩自欺之患矣。”
读书的重点,就是要知道书中所带出来的意义与境界。就好比《论语》,诵读《论语》主要是了解孔子为何这样说,为何这样做;孔子的弟子这样做,孔子的评价是如何;反复的阅读,从阅读与理解中,反思自己,能否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换言之,阅读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有预先立说,先入为主的态度,也不能做穿凿附会的想象。
四论切已体察。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先借用朱熹的一段话:“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朱熹在其《论语集注·学而》开章即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里头点出了一个重点,读这本书的人,不应该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而是必须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学习(这学者不是scholar,而是学习的人)。因此《论语》的各章各节,我们都必需要如临现场般做如是的思考与回应;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培养出一种自己独特的见解。总的来说,读书就是要自身视察,自求自得;否则一味地人云亦云是不会有见地与成果的。
余论著紧用力和须教有疑。
这两点是读《论语孟子》法中比较没有提及的论点。其中著紧用力,指的是读书要化很大的力气,下很多的苦功。读书必须做到像在逆水行舟一般,一定要用尽全力,才能成功,否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须教有疑,指的是读书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学问的由来就是如此,学习任何事物,都会遇到问题,而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和智慧。
四
上一段说的都是简陋的解说,不敢说太多自己的心得,觉得有误师门。结束前,不妨说说自己这些日子来的生活经验吧!对于读书,其实跳出严肃的课题而言,“我心中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的!”只是跟我说“吹就熄了!不熄!”的人,不只是只有“大师兄”一个人,而是学术圈子外,社会老手们,都这样跟我说。逼于无奈,我只好把火团给盖了起来,在夜深无人的时候,才拿出来喘气。
《论语》读了很多遍,以前最喜欢的就是第一节,就是学而时习之那一节。喜欢到一个程度,就是倒背也如流。喜欢的原因,最直接就是它是开篇第一节,拿来骗人也有用。最不直接的,就是它的意义深广,包含了三个层面:自学、与友人学、应对公众的技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不太爱这一节了。
而影响我最深的,竟然是这两节: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后一句主要是因为这几年生活的了解所体悟的,而前一句是我本身“须教有疑”中领悟的道理。人不堪其忧,忧得是这样的生活;但是不改其乐,并不是乐于这样的生活。乐在什么呢?留待大家去思考,去玩味吧!
2009年10月16日星期五
再读《印顺·弥陀·话语权》有感
收到此书已经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谭文信师兄从兴致勃勃到意兴阑珊地邀请与催促,笔者的读后感仍然不能如期面世。其实,想要动笔很久了,却又每每提起笔来就匆匆地把笔给搁下了。实非无话可说,而是心中有太多的言语,却苦无法子把内心话语如实道出。沉寂了一段时间,停停走走,但求以下只字片语间,能引出观者与笔者之间的互动。
一、狂想
看一本书,其可观性在于三个要素,即作者、书本和内容。作者最为关键,一个好的作者写一本好书,自然有人捧场;一个好作者写烂书,一样还是有人捧场,但得到的反应可能两极化。然而一个不见经传的作者写出一本好书或是烂书,其结果如何,见仁见智;还是需要时间来磨练。
其二,书本的质量与水平,这里说的就是包装。如果作者不见经传,也不打紧,想要畅销,其中必须掌握的就是设计。一本经过专人设计,且包装独特的书,即使不过是一本不屑一顾的无聊小说,也会在畅销榜上逗留甚久。一切无他,这就是一个讲求包装的年代。
其三,内容的可观程度,虽然这才是一本书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如今却是现代社会最不看重的一环。这就是速食文化的一种本质,读者要求简单明了,最好一个句子就能知道整本书的内容,不必花时间消化繁复的内容。所以,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如果没有作者闪耀的光环和独特设计的包装,绝对不会大卖。下场嘛,或许就是当赠品派、摆在一二角落、有人经过随意翻翻。直到书本发黄卷皱,还可以卖旧报纸和打包米粉面咧!
记得几年前,歌神张学友曾经说“好歌有好报”来回应乐坛盛行的盗版文化。今天,会有谁来说“好书有好报”来唤醒这个不重思考、只求速食的非常年代呢?
二、我不是年少轻狂
念佛,其实很纯粹,纯粹到就只是这样地念佛而已。行住坐卧,无处不念佛;衣食住行,无处不有佛。简简单单,老老实实,一句阿弥陀佛!
然而,社会就是这样地不单纯。有人说,念佛会有什么功德?有人说,念佛其实不属于正统的佛教。有人说,念佛不能了脱烦恼。有人说,念佛要几时才可以一心不乱,你可以吗?更有人说,念佛虽然好,但是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需要得到明师的一点加持(天哪,一贯道也来这里充场了!)
有人类的一天,自然少不了争辩的时刻。派内有派内的争论,教内有教内的争执,教外更有教外的辩解。有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谈,有者从地理学的方式谈,有者以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有者从思想与哲学的层面去剖析,更加有些人喜欢有的没的胡乱放肆一番!
做人要纯粹,很难!念佛要纯粹,也难!但是我不畏惧。坚持念佛,纯粹念佛,不求功德而念佛,不因贪生怕死而念佛,不因外力与环境变化而放弃念佛。然而,世间就是本无常,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冲击下,我究竟还能否撑下去,这样地单纯,我不敢肯定。但是至少当下而言,我还是那样地不执着念佛,却又单纯地念佛。
三、后印顺时代
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一个象征,却可以有多面的诠释。印顺导师是一个时代象征,星运大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乃至于净空老和尚等都是一个象征。
对于教外的世界,人们并不求有印顺导师。人们要的不是这种学者类型的象征,而是充满明星风味的象征,所以山头主义的林立,正好说明了这样的一点。这些明星象征的一举一动,就是人们的关注点,就是吸引人们了解佛教的推动力。就好比介绍中华文化,就要讲秦始皇、汉武帝、康熙、诸葛亮等英雄,而不是在吹捧什么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文弱哲人。
对于教内的大环境,则可以分两者而言,其一是普通的信佛人,占大多数;其二则是知识分子群。占大多数的那一群,根本不需要知道印顺导师是谁,他们还是那样地在佛教圈子里活动。甚至,他们也和教外的世界那样,热衷于追随与推崇更加具有人气的山头教派,因为这样会显得比较IN!
只有知识分子群,才会认为印顺导师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佛教可以培养和制造大量的明星、山头,任何宗教都可以。但是佛教以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有印顺导师这样的一种象征,一个堪称佛教的思想集大成者。这不是武断的推测,而是一种人类史上本性的驱使。
但是,所谓的集大成者,并不是全面和全能的。印顺导师的集大成,其实还是有其时代性的缺陷,以及部分的空白。历史上,是不会有全面的集大成,孔子集大成,只是从春秋去臆测周代;朱熹的集大成,只是完整了儒学对应道、释两派的思想;虽然并不全面,但是他们却做到了不让全文化失却的工作。
印顺导师集了佛教千多年来的大成,是值得我们去赞颂的,我们不能抹杀印顺导师的功劳。因为,没有集大成,就会出现太多的声音,就会闹分裂。但是佛教也不可能只有一把声音,不然释迦牟尼佛就不会说出那么多的修行法门了。
后印顺时代,我们追求的会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宗教格局,还是一个“从于一尊,各派互补”的思想开放时代呢?
四、内心深处的超度法会
不自觉地,有一个我早已死去了。那一个一直想要当大师的我早已死去了。死亡原因,很简单,我只不过是凡夫俗子,大师的梦还只是一个梦幻泡影。
死,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一天都需要死上好多次。新陈代谢,细胞不断地生死循环,才能令我们这个个体健康成长。年轻人,细胞不断生死相接,所以我们不怕死。当人逐渐老去,细胞生死相循的速度慢了,怕死的感觉也就慢慢地累积与根生。
哈,就是这么可笑的事!这样下来,我还是谁?每一刻的我,都是不同的我,也就没有不变的我了。那也好,为我的每一个微妙变化而超度吧!回响给之前还在不懂如何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我,愿他没有执着,往生净土。
五、结语
弥陀,还是弥陀。
印顺,还是印顺。
话语权?不过是人世间的一场闹剧。
剧终人散时,别忘了……
老实念佛!
洪文杰
2009.09.24
6425密室书
一、狂想
看一本书,其可观性在于三个要素,即作者、书本和内容。作者最为关键,一个好的作者写一本好书,自然有人捧场;一个好作者写烂书,一样还是有人捧场,但得到的反应可能两极化。然而一个不见经传的作者写出一本好书或是烂书,其结果如何,见仁见智;还是需要时间来磨练。
其二,书本的质量与水平,这里说的就是包装。如果作者不见经传,也不打紧,想要畅销,其中必须掌握的就是设计。一本经过专人设计,且包装独特的书,即使不过是一本不屑一顾的无聊小说,也会在畅销榜上逗留甚久。一切无他,这就是一个讲求包装的年代。
其三,内容的可观程度,虽然这才是一本书最为重要的一环,但如今却是现代社会最不看重的一环。这就是速食文化的一种本质,读者要求简单明了,最好一个句子就能知道整本书的内容,不必花时间消化繁复的内容。所以,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如果没有作者闪耀的光环和独特设计的包装,绝对不会大卖。下场嘛,或许就是当赠品派、摆在一二角落、有人经过随意翻翻。直到书本发黄卷皱,还可以卖旧报纸和打包米粉面咧!
记得几年前,歌神张学友曾经说“好歌有好报”来回应乐坛盛行的盗版文化。今天,会有谁来说“好书有好报”来唤醒这个不重思考、只求速食的非常年代呢?
二、我不是年少轻狂
念佛,其实很纯粹,纯粹到就只是这样地念佛而已。行住坐卧,无处不念佛;衣食住行,无处不有佛。简简单单,老老实实,一句阿弥陀佛!
然而,社会就是这样地不单纯。有人说,念佛会有什么功德?有人说,念佛其实不属于正统的佛教。有人说,念佛不能了脱烦恼。有人说,念佛要几时才可以一心不乱,你可以吗?更有人说,念佛虽然好,但是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需要得到明师的一点加持(天哪,一贯道也来这里充场了!)
有人类的一天,自然少不了争辩的时刻。派内有派内的争论,教内有教内的争执,教外更有教外的辩解。有者从历史学的角度谈,有者从地理学的方式谈,有者以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有者从思想与哲学的层面去剖析,更加有些人喜欢有的没的胡乱放肆一番!
做人要纯粹,很难!念佛要纯粹,也难!但是我不畏惧。坚持念佛,纯粹念佛,不求功德而念佛,不因贪生怕死而念佛,不因外力与环境变化而放弃念佛。然而,世间就是本无常,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冲击下,我究竟还能否撑下去,这样地单纯,我不敢肯定。但是至少当下而言,我还是那样地不执着念佛,却又单纯地念佛。
三、后印顺时代
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象征。然而,一个象征,却可以有多面的诠释。印顺导师是一个时代象征,星运大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乃至于净空老和尚等都是一个象征。
对于教外的世界,人们并不求有印顺导师。人们要的不是这种学者类型的象征,而是充满明星风味的象征,所以山头主义的林立,正好说明了这样的一点。这些明星象征的一举一动,就是人们的关注点,就是吸引人们了解佛教的推动力。就好比介绍中华文化,就要讲秦始皇、汉武帝、康熙、诸葛亮等英雄,而不是在吹捧什么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文弱哲人。
对于教内的大环境,则可以分两者而言,其一是普通的信佛人,占大多数;其二则是知识分子群。占大多数的那一群,根本不需要知道印顺导师是谁,他们还是那样地在佛教圈子里活动。甚至,他们也和教外的世界那样,热衷于追随与推崇更加具有人气的山头教派,因为这样会显得比较IN!
只有知识分子群,才会认为印顺导师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佛教可以培养和制造大量的明星、山头,任何宗教都可以。但是佛教以后的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有印顺导师这样的一种象征,一个堪称佛教的思想集大成者。这不是武断的推测,而是一种人类史上本性的驱使。
但是,所谓的集大成者,并不是全面和全能的。印顺导师的集大成,其实还是有其时代性的缺陷,以及部分的空白。历史上,是不会有全面的集大成,孔子集大成,只是从春秋去臆测周代;朱熹的集大成,只是完整了儒学对应道、释两派的思想;虽然并不全面,但是他们却做到了不让全文化失却的工作。
印顺导师集了佛教千多年来的大成,是值得我们去赞颂的,我们不能抹杀印顺导师的功劳。因为,没有集大成,就会出现太多的声音,就会闹分裂。但是佛教也不可能只有一把声音,不然释迦牟尼佛就不会说出那么多的修行法门了。
后印顺时代,我们追求的会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宗教格局,还是一个“从于一尊,各派互补”的思想开放时代呢?
四、内心深处的超度法会
不自觉地,有一个我早已死去了。那一个一直想要当大师的我早已死去了。死亡原因,很简单,我只不过是凡夫俗子,大师的梦还只是一个梦幻泡影。
死,其实很简单!我们每一天都需要死上好多次。新陈代谢,细胞不断地生死循环,才能令我们这个个体健康成长。年轻人,细胞不断生死相接,所以我们不怕死。当人逐渐老去,细胞生死相循的速度慢了,怕死的感觉也就慢慢地累积与根生。
哈,就是这么可笑的事!这样下来,我还是谁?每一刻的我,都是不同的我,也就没有不变的我了。那也好,为我的每一个微妙变化而超度吧!回响给之前还在不懂如何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我,愿他没有执着,往生净土。
五、结语
弥陀,还是弥陀。
印顺,还是印顺。
话语权?不过是人世间的一场闹剧。
剧终人散时,别忘了……
老实念佛!
洪文杰
2009.09.24
6425密室书
《弥陀·印顺·话语权》推荐序 ~ 念佛无碍
一、缘起
2009年5月7日晚上10时33分,状态不是太好的我,在欲睡不能的情况下,突然接到一通没有显示名字的电话。看着来电显示上的数字,想必是家乡的友人打来的电话。于是,自然地接了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是久违不见的谭大师兄打来的电话。
电话中,简略的几句话,我就“糊涂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而第二天早上,打开电邮查看,哇,好快,果然言出必行。 拜读了谭大师兄的大作,我心中有些惭愧,想不到这么好的文章,竟然要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年轻人写一篇推荐序。心里头不禁挣扎了好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要么随便写写两句敷衍了事,要么就认真回答一个推荐文。
回想起来,我离家求学,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来到这个繁华复杂的都市求学,到今天的求职数年,佛教对于我来说,已不是一个常用名词了。所谓的“常用名词”,不是说我渐渐远离了佛教,而是身边的人通常都不是佛教圈子的人,用不着这个“名词”了。但是认真地套用一句周星驰的话语,“我心中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灭的!”
二、宗教对话
宗教对话,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九十年代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开始,世界的各大文明已经开始了文明对话,或者说宗教对话。随手捡出的例子,就有回教与儒家的对话,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对话,回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等,这些都是在一些大型会议里头的话语权。但是,很幸运的是,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居然会在东马的砂州举行,实在是值得赞叹的;姑且不论这宗教对话是否真的符合对话的模式。
学界知识分子对于文明与宗教对话是相当看重的,我虽然不敢妄称自己是知识分子,但是明显地对话有助于各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发展。但是可悲的是,知识分子的意愿很多时候的意愿总是不能“上传下达”,这些文明与宗教的对话,在民间的情况就会演变成文明与宗教的辩论,甚至文明与宗教中谁强谁弱、孰胜孰败。而生活在学界与民间之中的这一群人,则最为痛苦与挣扎,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学界不承认你的身份,民间不认同你的做法。
既然宗教对话在东马已经开了一个荒头,我想有必要再进行这样的一种宗教交流与沟通。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已经不是如过往那样需要“飞鸽传书”、“八百里快马”才能收到信息。今天的社会,只要打开互联网,输入几个字、窥看别人的部落格、翻阅自己的电邮等,所有的信息已经一箩筐而出;这几乎已经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世界,更甚的是,资讯爆炸到我们快要被埋没其中了。
话说回来,既然这是一个资讯发达、资料公开的社会,宗教与文明之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宗教与文明的神秘色彩,早已被强行揭开。宗教彼此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隔膜。既然如此,根本就不会有出现任何谁强谁弱的情况出现了。所以,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一种盲目的宗教信仰(虽然这是必要的),也不是一种宗教间互相拉拢对方的人马过来的情况(佛教对于这事总是被动的);而是需要一种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认知与了解。
总结而言,我想能够进行宗教与文明对话的宗教与文明,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反观,还有一些宗教信仰,永远只能够在秘密中传教,不敢正面对流;才是一种社会可悲的现象。或许是因为这一些宗教,害怕信徒看到事实的真相,宁可继续相信与传授一些徘徊于虚虚实实之间的符码与象征。
三、净土与佛教
活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还有几年才到),活在佛教与净土宗的环境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算上那一段知觉未全的时代可能还不止),对于佛教与净土信仰已经不陌生了。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虽然最初的选择权不在我的身上,但是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也会毫无疑问地选择佛教,甚至是净土信仰。
念佛,或许是环境的问题,我已没有正规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但是,至少我在睡觉之前、在空闲时间、在烦恼升起时,我都会在念佛。虽然在与外界的互动上,我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从内在的角度而言,我还是百分之百的佛教徒。不管任何身份加诸于我,只要我坚信我的信仰,就已经足够了。
念佛法门是不是究竟的法门,净土宗是否非佛所说,从信仰的角度去探讨,其实是次要的。我认为一个人的信念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信念坚强的人,即使外在的世界是如何的恶劣,外界是要如何地影响他,只要坚守心中有佛,则一切无碍。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否定别人的宗教选择与信仰的自由,即使是佛教界里头。只有自己完全不明白自己宗教信仰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影响,也很害怕别人去影响他。
结语
祝贺谭文信大师兄顺利出版书籍,以此为序。在此向各位推荐这一本书,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值得我们(尤其是佛教徒)去阅读的书籍。附带一句,大师兄,我终于醒了!我终于明白到佛教是需要包装的(哈哈……)。为佛教的未来敬礼,为净土信仰的未来顶礼,为我不明确的未来祝福,为我坚信净土信仰的岁月与未来干杯!
阿弥陀佛
洪文杰
不学无术研究生
写于4316密室中
2009年5 月9日佛陀日
2009年5月7日晚上10时33分,状态不是太好的我,在欲睡不能的情况下,突然接到一通没有显示名字的电话。看着来电显示上的数字,想必是家乡的友人打来的电话。于是,自然地接了电话。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话筒里传出来,是久违不见的谭大师兄打来的电话。
电话中,简略的几句话,我就“糊涂地”答应了他的要求。而第二天早上,打开电邮查看,哇,好快,果然言出必行。 拜读了谭大师兄的大作,我心中有些惭愧,想不到这么好的文章,竟然要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年轻人写一篇推荐序。心里头不禁挣扎了好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要么随便写写两句敷衍了事,要么就认真回答一个推荐文。
回想起来,我离家求学,已经有十年之久了。来到这个繁华复杂的都市求学,到今天的求职数年,佛教对于我来说,已不是一个常用名词了。所谓的“常用名词”,不是说我渐渐远离了佛教,而是身边的人通常都不是佛教圈子的人,用不着这个“名词”了。但是认真地套用一句周星驰的话语,“我心中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灭的!”
二、宗教对话
宗教对话,其实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从九十年代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开始,世界的各大文明已经开始了文明对话,或者说宗教对话。随手捡出的例子,就有回教与儒家的对话,儒家、道家与佛教的对话,回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话等,这些都是在一些大型会议里头的话语权。但是,很幸运的是,佛教与基督教的宗教对话,居然会在东马的砂州举行,实在是值得赞叹的;姑且不论这宗教对话是否真的符合对话的模式。
学界知识分子对于文明与宗教对话是相当看重的,我虽然不敢妄称自己是知识分子,但是明显地对话有助于各文明与宗教之间的发展。但是可悲的是,知识分子的意愿很多时候的意愿总是不能“上传下达”,这些文明与宗教的对话,在民间的情况就会演变成文明与宗教的辩论,甚至文明与宗教中谁强谁弱、孰胜孰败。而生活在学界与民间之中的这一群人,则最为痛苦与挣扎,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学界不承认你的身份,民间不认同你的做法。
既然宗教对话在东马已经开了一个荒头,我想有必要再进行这样的一种宗教交流与沟通。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已经不是如过往那样需要“飞鸽传书”、“八百里快马”才能收到信息。今天的社会,只要打开互联网,输入几个字、窥看别人的部落格、翻阅自己的电邮等,所有的信息已经一箩筐而出;这几乎已经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世界,更甚的是,资讯爆炸到我们快要被埋没其中了。
话说回来,既然这是一个资讯发达、资料公开的社会,宗教与文明之间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宗教与文明的神秘色彩,早已被强行揭开。宗教彼此之间,不会再有任何的隔膜。既然如此,根本就不会有出现任何谁强谁弱的情况出现了。所以,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不再是一种盲目的宗教信仰(虽然这是必要的),也不是一种宗教间互相拉拢对方的人马过来的情况(佛教对于这事总是被动的);而是需要一种对于不同宗教信仰的认知与了解。
总结而言,我想能够进行宗教与文明对话的宗教与文明,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反观,还有一些宗教信仰,永远只能够在秘密中传教,不敢正面对流;才是一种社会可悲的现象。或许是因为这一些宗教,害怕信徒看到事实的真相,宁可继续相信与传授一些徘徊于虚虚实实之间的符码与象征。
三、净土与佛教
活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虽然还有几年才到),活在佛教与净土宗的环境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算上那一段知觉未全的时代可能还不止),对于佛教与净土信仰已经不陌生了。活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虽然最初的选择权不在我的身上,但是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也会毫无疑问地选择佛教,甚至是净土信仰。
念佛,或许是环境的问题,我已没有正规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但是,至少我在睡觉之前、在空闲时间、在烦恼升起时,我都会在念佛。虽然在与外界的互动上,我或许已经不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从内在的角度而言,我还是百分之百的佛教徒。不管任何身份加诸于我,只要我坚信我的信仰,就已经足够了。
念佛法门是不是究竟的法门,净土宗是否非佛所说,从信仰的角度去探讨,其实是次要的。我认为一个人的信念就决定了他的未来。信念坚强的人,即使外在的世界是如何的恶劣,外界是要如何地影响他,只要坚守心中有佛,则一切无碍。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否定别人的宗教选择与信仰的自由,即使是佛教界里头。只有自己完全不明白自己宗教信仰的人,才会受到别人影响,也很害怕别人去影响他。
结语
祝贺谭文信大师兄顺利出版书籍,以此为序。在此向各位推荐这一本书,这是一个跨时代的作品,值得我们(尤其是佛教徒)去阅读的书籍。附带一句,大师兄,我终于醒了!我终于明白到佛教是需要包装的(哈哈……)。为佛教的未来敬礼,为净土信仰的未来顶礼,为我不明确的未来祝福,为我坚信净土信仰的岁月与未来干杯!
阿弥陀佛
洪文杰
不学无术研究生
写于4316密室中
2009年5 月9日佛陀日
订阅:
博文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