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重新回到课堂上,感觉自己其实已经老了。老了,不是一件坏事;甚至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我终于勇于面对自己了。其实自己两年多的时间选择了逃避,实在是对老师,对自己过意不去。但沉静了两年多的时间,是时候把自己这两年多来累积,或者是遗忘的东西,重新做一个完整的归纳。
无可否认,自己是被打败而选择淡出这个学术的舞台。当年的我其实有些自负,常以为自己的小技巧能够胜过许多的人。直到那一次,经历了挫折与受不足金钱的诱惑,我刻意选择了退出。老师或许以为我个性惰慢,或许是有的,但这种性格不至于让我沉沦于难以毕业的苦海。被别人打败,其实并没有什么厚非;可惜的是,我被打败了,自己也选择继续失败。
我不想回到学校,我不想面对老师,我不想毕业……但是众多的不想,我还是下不了手,做不了放弃学业的决定。不是我没有勇气,而是我的潜意识告诉我不能就这样放弃。每一天,我还是继续地拿起书本来阅读,然而那些时候,即使把硬生生的书籍啃入脑里,一切似乎都是毫无关联的文字。
我很想重振信心,但是我连要把论文内容联系起来的意识形态都无法掌握,如何能够把论文写下去。我写了几次的论文第一章给老师,其实我只是要做表面工夫,因为自己已经知道,写这样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认同,老师那里能够接受。一篇又一篇的第一章,都是很片面的描述与解读。我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着新的一本《我注朱熹〈论语集注〉》。
老师说,要经常与老师沟通,才能知道论文的方向。然而,如果连自己都不懂问题出现在哪里,又怎能与老师沟通呢?愿老师原谅,我不是不想和老师聊天与沟通,我是不知道我要和老师沟通些什么。这虽然可笑,我还是很严肃面对这样的问题。
直到上一个月,我重新阅读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我终于明白了我的问题出在那里了。我的执着困惑了我两年多的时间,竟然被一个已经存在,但我从来没有发现的议题所惊醒了。我找到了我所失缺的议题,原来就是这样。老师,我还没有承上我的论文给老师,不是我不努力,我想把我的思绪整理出一篇简单的论文模式给老师过目与评论。之后如果老师觉得有任何缺陷需要改进,笔者将会作进一步的改进。不然,一篇一篇的承交,我觉得无法看出其中的问题意识。老师,请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整个论文的模式。
不自觉写了长篇大论的“悔过书”,是时候要进入正题了。今天老师给我这个作业,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意念是:“哇,老师,你是认真的吗?难道你不怕我就只是来一堂课就走吗?”接着,闪出的第二个意识是,老师是不是在考验我呢?不管如何,路还是要走的,况且,路……一直都在。
读书,从小学到大学(学士),都没有什么窍门。成绩永远不是最卓越的,虽然偶有佳作,总觉得那都是侥幸。甚至大学时代,拿了个一等文凭,有些同学赞赏,有同学眼红,我都无所谓,成绩总不是判断一个人的生死大权。勤劳,以前从来不会在意的事情;幸运,才是我以前的座右铭。以前的我真的很幸运,我想要什么的结果,我就可以得到那个结果;常常逢凶化吉,无忧无虑。
到了硕士课程,恶梦才开始降临。那时的我,意气风发,自觉自己的幸运仍然长存,就选择了以我几乎陌生的朱熹作为我的研究对象。现在回头看,我自己并非幸运,而是关关难过侥幸过而已。这一关,真的难倒我了。当时对于朱熹的认识,可以用以下的字句拼凑起来:儒家、儒学、宋代、理学、教育、四书、论语、集注、思想、语类……大家无妨从中作出一个故事吧!真的,就是这样。
老师当时语重心长,你的未来志向是什么?“研究咯!”答得很爽,根本没有考虑后果。一时爽快,换来三年多的悲哀,哈哈!认真的说,自己并非口爽,只是还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研究一个自己完全掌控不了的范围,对一个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事。我对自己说了一个谎,我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也许,祈求的是,自我催眠的成功机率吧!
二、
那时老师送我一本《四书章句集注》,如今每每翻开书本,觉得惭愧,老师里头提笔写了:君子自强不息。初得到老师的书籍,就翻翻来看,发现里面就有这篇〈读论语孟子法〉。这读书法下有“据清仿宋大字本补”。翻查说明,这是属于清代康熙年间仿刻宋代淳佑二年(1242年)大字本的内容,当时其他四书版本中是没有读书法这一部分的。如今,中华书局重编《四书章句集注》,考虑到朱熹曾说“考旧闻为之音训以便观者,又悉著凡程子之言及此者附于其后,以为读之之法”,此篇应是朱熹本人所辑录于内,故在新编中补入此文。也就是说,朱熹当年编这一版本的书籍是方便“读者们”了解读论语孟子的方法。
话及于此,先来看看朱熹章句集注的版本史。四十八岁时的朱熹(1177年)初次完成论孟集注,而这个初稿本未经他同意被刊行,如他在语录中所说为“乡人遂不告而刊”的初刊本。其后,朱熹修改论孟集注的初稿,六十一岁(1190年)在知漳州任上刊于《临漳四子书》,在其〈书临漳所刊四子书后〉中提及此书是朱熹首次正式刊出的版本。此二版本今已不复见,而且也非朱熹最后之定本。经数度修改后,约于绍熙四年(1193年)朱熹又在南康刊出,朱熹曾说:“南康语孟,是后来所定本, 然比读之,尚有合改定处,未及下手。”这样看来,朱熹仍在不断修改论语集注,至六十八岁时与曾祖道说:“某所解语、孟和训诂注在下面,要人精粗本末,字字为咀嚼过。此书,某自三十岁便下工夫,到今改犹未了,不是草草看者。”多次刊印的论语集注,早已不在看见,目前主要的版本是清代嘉庆年间的吴氏父子版本以及上述所提及的清仿宋大字本。我们现在看得中华书局本就是依据嘉庆本为主,大字本为辅修订而成的。
谈论版本并非说明朱熹注《论语集注》的版本太多,纷乱无数;而是要点出上述朱熹与曾祖道的话。况且朱熹也说:“某语孟集注,添一字不得,减一字不得,公子细看。”《论语集注》的编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朱熹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仍然还是在努力下工夫。经过这样多番探讨钻研出来的成果,我们作为后代的学问追求者,岂能就这样草草看过这著作呢?
三、
回到〈读论语孟子法〉。我并非致力于读书的人,所以下列的发表若有什么不善之处,请务必给予我纠正。
先来看看朱熹读书法的二十四字诀:
一、循序渐进
二、熟读精思
三、虚心涵泳
四、切已体察
五、著紧用力
六、须教有疑
这二十四字诀,如果能够掌握的话,必然读书能够事半功倍,然而我略于资质太低,至今仍然苦学于其中,而甚少收获。
先论循序渐进。比较〈读论语孟子法〉,其中相近的就有:
程子曰:“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未有不晓文义而见意者也。”
或问:“且将论语紧要处看,如何?”程子曰:“固是好,但终不浃洽耳。”
朱熹曾经说过:“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速成班,十四周的课程也并非速成班,短期课程给得是概念,是基础;如果真正要做学问的,必须慢慢细嚼《论语集注》。《论语集注》的二十篇,阅读的时候必须一篇一篇地读,一节一节地理解。先理解文字的意思,再理解文字的意涵。朱熹的注也是如此,有需要注音的先注其音,其次需要解释字义的作出注释,随后在归纳前人或朱熹本身的见解,再作出必要的总结。既然朱熹注书已是如此,后代学者为何还执着于直接追求字句上的见解为先呢?
此外,或许受到名句精华的影响,现代人总喜欢选文章里头最重要的部分阅读,跳过不必要的章节。这样的读书法长久下去,其实并非好事。其一,在没有阅读全篇文章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得知那些是重要的部分呢?其二,学者专家说这是重要的部分,那是因为他阅读全篇而得出的结论,这是他的研究成果,而并非我们的成果,我们怎能知道学者的成果就必然是我们所要的成果呢?所以,要完全掌握《论语》的精髓,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读书,这样才能知道其主要精神所在,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认知度。
次论熟读精思。
程子曰:“读论语孟子而不知道,所谓「虽多,亦奚以为」。”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
程子曰:“学者先读论语孟子,如尺度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轻重。”
这一部分,说来简单,做来或许不易。毕竟,里头包含两种概念――读与思,换言之,即是学习与思考的两种层面。我喜欢宋代理学家们的一个词汇――玩味。就是这一个词汇,包含了许多道理在其中。读书或许就是这样,如果只是停留在嘴里念,或是停留在眼睛看的阶段,其实不管阅读多少遍,其效果终究是事倍功半。读书要有所成,秘诀就在于精思。思考要精巧,不能随便随意乱想,或者是空想妄想。精思的重点就在“玩味”当中。玩味就是要在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去理解内容,并能深刻去体会内容中的涵义与见解。或许朱熹的这一句话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读书之法,读一遍了,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转。若只口里读,心里不思量,看如何也记不仔细。”
三论虚心涵泳。
程子曰:“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书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
能够做到循序渐进和熟读精思,固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是读书如果只是抱着走马看花和浮光掠影的心态,也是不能成就大事业的。我正好是一个显著的失败例子。过去读书,只是为了能够顺利毕业,读书都是雾里看花,随便带过,只要能够过关就算了。这就造就我今日的败笔。读书其实要仔细认真,并反复研磨和体会。
朱熹曾说:“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人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宠罩自欺之患矣。”
读书的重点,就是要知道书中所带出来的意义与境界。就好比《论语》,诵读《论语》主要是了解孔子为何这样说,为何这样做;孔子的弟子这样做,孔子的评价是如何;反复的阅读,从阅读与理解中,反思自己,能否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换言之,阅读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有预先立说,先入为主的态度,也不能做穿凿附会的想象。
四论切已体察。
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先借用朱熹的一段话:“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复就自家身上推究。自家见未到,圣人先说在那里,自家只借他言语来,就身上推究始得。”朱熹在其《论语集注·学而》开章即说:“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里头点出了一个重点,读这本书的人,不应该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而是必须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学习(这学者不是scholar,而是学习的人)。因此《论语》的各章各节,我们都必需要如临现场般做如是的思考与回应;这样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培养出一种自己独特的见解。总的来说,读书就是要自身视察,自求自得;否则一味地人云亦云是不会有见地与成果的。
余论著紧用力和须教有疑。
这两点是读《论语孟子》法中比较没有提及的论点。其中著紧用力,指的是读书要化很大的力气,下很多的苦功。读书必须做到像在逆水行舟一般,一定要用尽全力,才能成功,否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而须教有疑,指的是读书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学问的由来就是如此,学习任何事物,都会遇到问题,而遇到问题,能够解决问题,我们就能从中得到新的知识和智慧。
四
上一段说的都是简陋的解说,不敢说太多自己的心得,觉得有误师门。结束前,不妨说说自己这些日子来的生活经验吧!对于读书,其实跳出严肃的课题而言,“我心中的那团火是不会熄的!”只是跟我说“吹就熄了!不熄!”的人,不只是只有“大师兄”一个人,而是学术圈子外,社会老手们,都这样跟我说。逼于无奈,我只好把火团给盖了起来,在夜深无人的时候,才拿出来喘气。
《论语》读了很多遍,以前最喜欢的就是第一节,就是学而时习之那一节。喜欢到一个程度,就是倒背也如流。喜欢的原因,最直接就是它是开篇第一节,拿来骗人也有用。最不直接的,就是它的意义深广,包含了三个层面:自学、与友人学、应对公众的技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似乎不太爱这一节了。
而影响我最深的,竟然是这两节: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后一句主要是因为这几年生活的了解所体悟的,而前一句是我本身“须教有疑”中领悟的道理。人不堪其忧,忧得是这样的生活;但是不改其乐,并不是乐于这样的生活。乐在什么呢?留待大家去思考,去玩味吧!
1 条评论:
真的是好长一遍的自我悔过书。 但是我真的'得到一些如何把一本书读好的营养哦'哈哈:)
洪文杰,你近来可好吗?生活过的还好吧!
在这个时刻,你在什么国家了?
愿你时时刻刻都幸福,开心,及安康!:)
发表评论